法商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商前沿
沈玉良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
浏览数:24907  日期:2023-05-10  
0

专家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玉良:

海南自贸港建设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

海南日报记者 陈雪怡

日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航。

正如《总体方案》提及,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在这种大背景下,于世界经济瀚海中,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意义何在?有何特点?如何稳行?致力研究世界经济的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玉良近日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从全球经济角度出发就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意义、特点和举措,对《总体方案》进行解读。

海南自贸港建设意义何在?

——彰显中国扩大开放决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之所需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充分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并研究《总体方案》后,沈玉良从3个方面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变革和大调整,中国作为最大贸易国之一,通过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造成不利影响情况下继续推进扩大开放政策,将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海南自由贸易港涉及更为自由便利的国际贸易投资制度安排,以及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相匹配的资金自由流动制度、税收制度和数据跨境流动制度,这些制度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系统集成制度创新体系,也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方向。

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加快推进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需要的贸易、投资、金融、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税收和数据流动等各领域的改革,因而这是一场全面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

三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推动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通过吸收高质量离岸资源,集聚全球优质生产要素,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资源。

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何特点?

——反映发展趋势、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定位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以制度集成创新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实现目标需要分阶段,任务成熟一项推动一项”,沈玉良在通篇多次研究《总体方案》后,总结了几个核心关键点。

围绕《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关键点,沈玉良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本特征概括为3个方面:

第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思路反映了自由贸易港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为货物进出流转的物理载体,港口的运行和服务效率对自由贸易港的产业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沈玉良认为,国际上自由贸易港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通过加强物联网(IoT)、人工智能、3D打印、虚拟和增强现实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港口全面重塑其业务,以提升港口运营商及港口经济的整体运营效率。

结合《总体方案》,沈玉良进一步说明道,将数据跨境流动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顺应了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也反映了自由贸易港的演变趋势。《总体方案》明确了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允许实体注册、服务设施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的企业,面向自由贸易港全域及国际开展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业务……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促进贸易、服务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第二,海南自由贸易港体现中国特色。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体现为,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全面开放新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第三,海南自由贸易港符合海南定位。《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要紧紧围绕国家赋予海南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三区一中心”)。“海南的战略定位,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不断探索实践的成果,也符合新时期开放战略的要求。”沈玉良表示,同时,围绕“三区一中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的基本定位是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种业、航运、电信、商务服务、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

“海南围绕‘三区一中心’建设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以重点园区为载体打造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样板区’。在旅游业方面,比如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经过多年建设和实践,离岛免税购物更具活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进入新发展阶段。《总体方案》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就是离岛免税制度的升级版。”

沈玉良解析道,《总体方案》还提出,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推动发展包括以多种贸易形态形成的商品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服务体系和文化服务等;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以及南繁育种等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智能汽车等先进制造业,“这使得海南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自由贸易港产业体系,与其他自由贸易港存在着产业配置上的差异。”

海南自贸港建设如何稳行?

——重在抓好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制度建设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总体方案》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收看新闻发布会后,沈玉良对《总体方案》,不仅关注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热点,还特别关注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航程中,制度集成创新为舵。如何把好舵,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沈玉良认为,重在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四个方面,推进形成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形态相匹配的制度。

税收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税则改革方向是与自由贸易港匹配的税收制度,而不是避税天堂。其目标是分步骤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安排,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沈玉良表示,一方面要建立与要素自由流动相对应的税收制度,即零关税制、低税率制和简税制三个基本特征,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偷漏税风险的识别,防范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他表示,社会治理方面,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自由贸易港治理体系;法治方面,要建立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和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重要组成的自由贸易港法治体系;风险防控方面,要制定贸易、投资、金融、数据流动、生态和公共卫生等六大领域重大风险防控体系。

制度集成创新为舵,优化营商环境为杆。同是《总体方案》关键词的“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航程中,相辅相成。“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基于高水平开放基础上推进制度创新,而目前高水平经贸规则从边境间约束转向边境内约束,是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制度型开放。”沈玉良建言,“这需要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倒逼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建立现代法治体系,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水平开放。”

(海南日报海口6月17日讯)